第三组广告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婴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而设立体的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教育合力,有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选择、交往、**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的主旨在于让活动主体根据其发展阶段、个体基本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活动方式进行个别性活动,这样做好处是可以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宽泛的活动时间,让幼儿依靠其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控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对象和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地位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区域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会有惰性,或幼儿自身带有一些心理品质上的缺陷,容易导致幼儿没有把握好在区域中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逐渐走入误区,效果差强人意。

2、 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

(1) 儿童对地区的选择不全面。

由于对这些早已十分熟练的活动,幼儿总是对熟悉的区域活动产生依赖性,他们每天都会选择且乐此不疲地操作,比如日常生活区、美工区等。相反,由于缺乏活动,他们不愿意选择数学和科学等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倾向于操作性学习,而忽视了相对抽象的知识学习。

(2)操作材料的设计不容易被儿童理解。

幼儿的行为有很大的模仿性。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已转变为个别或小组教学,这样就导致不同孩子对于相同的操作材料接受程度参差不齐。由此经常会出现接受程度较弱强孩子在观察了别的孩子活动之后,想进行新的活动,但还不曾接受过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幼儿就根据自身的意愿进行活动的现象。

幼儿这时的操作往往没有吃透材料的意义,其操作动作完全是自身主观的想法或者是模仿他人的结果,从而不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如:幼儿想操作“颜色排序”活动,尽凭观察别人的活动并不能理解作业纸与操作材料之间的关联,这与教师设计的操作材料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缺乏引导性有关。

(3) 儿童的选择倾向和活动过程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一些自主性弱的儿童容易受到从众心理和模仿行为的影响。习惯上要有一个参照才能进行。这些孩子的行为很犹豫,很自信,不能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出选择。

这与家长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很少有机会让他自己独立有关。

(四)区域中部分材料成为“摆设”不被幼儿选择和操作。

活动区内为孩子们提供的活动材料,要由老师精心准备,有的是自己设计、制作、购买的。但是,儿童在选择材料时会侧重于大范围的兴趣和直观性强,这并不排除某些儿童具有顺从心理。另外也有与教师在准备材料前,没有及时对环境进行调整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所致。

三、幼儿区域活动的误区形成的原因

教育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这些“误区”的进一步,证明区域活动开展得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儿童的独立性和探索性不强。

缺乏独立、自信的品质、缺乏探索精神,胆小怕事,是独生子女普遍的特征,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幼儿自主学习、全面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幼儿自主学习有效性。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理,隔代亲溺爱纵容,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入园前的几年家庭教育跟幼儿园教育不能对接。

(2) 教师观察不深,指导不强,调整不及时。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幼儿手中有活动在进行,自己就可以简单地维持纪律、调解矛盾,未能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同时,教师没有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幼儿长期不选择的材料本身做进一步思考,更没有对环境作相应的调整,缺少经常性变化的环境是不能引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的。

(3) 未能根据儿童的需要和特点放置活动材料。

有些活动材料的投放完全就是施教者单方面设想的,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之间互相学习,要么不能为幼儿所理解,过于抽象难懂而沦为一般的玩具;或者太简单了,不能发挥教育作用,把活动变成娱乐活动。

4、 区域活动中引导儿童积极学习的策略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一句全面的概括了教师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学生的幼儿阶段更是如此。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就是需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汲取健康成长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当然,社会和父母也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园丁来培育健康成长的花朵呢?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扮演教师的角色,这是引导孩子积极学习的前提。

(1) 正确的观察是引导儿童学习的重要依据

有目的有价值的观察可以让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发现不同幼儿相对应的兴趣,需要以及情绪,个人天赋等方面的水平。同时,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指导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观察可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观察。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随意观察就是在幼儿参加区域活动中游戏,比赛等环节时,教师在无意的状态下偶然发现幼儿某个兴趣或者特长,产生对应的情绪变化。此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的眼睛,能够捕捉到一些具有研究和思考价值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信息。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幼儿游戏中,有些喜欢智力拼图,有些喜欢垒积木,有些喜欢画画,有些对**表现出特别的亢奋等等,这些对应的都是幼儿的兴趣爱好,如果往深处思考,可能也是幼儿心智发育出不同的天赋。

目的性观察是教师在活动中、教学中、游戏中等发现的、或者对某个问题感兴趣而进行的针对某一方面的观察,一般需要对整体幼儿进行观察,在整体观察中反映出不同幼儿不同的认知,从而可以因材施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找出不同幼儿的不同的引导方法。观察记录的要点有:性别、年龄、班级、活动过程、存在问题、儿童兴趣、建议和教育反思分析、教育措施等。

(2) 科学有效的帮助是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保证

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阐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要把儿童当做学习的主人。为了让他们积极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科学有效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生动的活动素材,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各种活动材料的提供,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可以给孩子们设置多个活动区,每个活动区域都提供种类繁多且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如:穿鞋带、包糖果、转瓶盖、夹夹子、玩拼图等。

丰富的活动素材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可以给孩子创造全方位的选择,进而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创造机会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不能安排代替。看到儿童对感兴趣的活动时,不能急于交代或者安排活动方法,要细心的看下他们个人的想法与下一步的动作,看看他们怎么使用材料,怎么玩儿,进而在切入教师的整个教育计划。

例如穿鞋带有很多种方法,我们要根据儿童已知的操作进行多种教学,总之就是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科学有序的帮助为辅,培养儿童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积极创造创新的活动和规则,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创新的游戏,简单的笔触,油画,涂鸦,童谣,舞蹈等直观具体,易学易懂,安全有趣。

如果表演课和理论课同时进行,效果应该很理想。

(三)提升幼儿“主人公”的参与感,培养幼儿、家长、老师良好的教育关系。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如何培养以培养儿童为主体、教师和家庭为辅的良好传统,是儿童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首先,需要树立起幼儿在教育中主人公的地位,增加活动的参与感,充分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给他们自主选择权。区域活动还要注意多样性,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很好地找到满足自我需要的途径和方法。它还可以使儿童的思维、说话、行走、跑步、跳跃、练习、攀爬、平衡、合作等行为更加准确、协调、稳定和灵活。

重视儿童参与区域活动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想与做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行为与情绪变化也是培养幼儿自主性、发挥幼儿创造性的强有力举措。让孩子们控制自己,选择自己的活动幼儿之间互相学习,让他们成长为区域活动的小主人。

其次,构建和谐顺畅的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教育关系,充分发挥三者之间教育优势,相辅相成,完成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中需要学习与掌握的成长技能。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父母应被视为重要的伙伴,并努力使他们积极参与一种尊重、平等和合作的关系。因为他们从事各个行业,可以发挥出不同的教育资源,与孩子一起活动时可以让他们汲取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引导。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了解孩子校外成长的客观环境和需要关注的方向。以区域活动比例为平台,孩子是平台的主角,老师是台前的向导,家长是幕后的支持者。开展一次剪纸的亲子活动,家长领着孩子,拿着准备好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子,树木,蓝天,白云,草地等图案的纸张。

在老师的宣布规则后,一家人剪、撕、贴,家长和孩子携手合作,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各式各样不同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然后就是不同作品之间的展览,各个小家庭家长带着孩子参观大家一个上午努力的作品,每个孩子都会兴高采烈的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图案,造型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制作出来的。这个过程为孩子打开了自己的视野,产生了一种兴奋和满足感。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区域活动,而且缩短了儿童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最后,肯定和赞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教师需要赞美,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老师不要吝啬赞赏性的语言,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变化,哪怕幼儿有一点点进步与创新,就应及时当众表扬。譬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幼儿画的鸟儿不像是鸟儿,作为鼓励原则,应该说有创意,从侧面看像是一只可爱的小鸡,这样幼儿在心理上会得到满足感,会更加专注到活动中来,反之,则可能结束活动,灰心丧去,甚至哭泣伤心。

另外,引导家长多做出鼓励与赞美的举动,让他们学会去欣赏自己孩子的天分,尊重、理解、包容他们在成长时期需要的关爱,多选择家长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与孩子产生共鸣。

(四)选择良好的区域客观环境幼儿之间互相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创造出灵活多变的活动样式,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计划。

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

首先,为区域活动选择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要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和教育内容,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人兴趣,规划区域设置。一切选择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同时环境的创设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这样可以使他们能够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去思考,探索问题。例如可以把组织区、讨论区、角色分配区安排在靠室内的地方,把比赛区、表演区、动手区、运动区对应安排在室外开阔的地方。

其次,提供多种多样的教材,如果提供的教材少,就不能满足吸引孩子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儿童的智慧取决于他们对学习材料和客观事物的了解程度。那么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呢?

首先,材料要具有探索性,能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大脑、手和脚来完成活动任务。假如让他们认识天空中飞翔的飞机,如果给他们提供一个小的模型,让其说出一些外观特点,这就不如给他们一些胶水,剪刀,蜡光纸,泡沫等进行简单的拼装,这一系列过程下来就属于可探索性活动。其次,教材种类繁多,能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期望。

不同颜色的彩纸、毛笔、物品、不同的任务和项目可以区分开来,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策略

摘要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自主学习已成为个体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石。且自主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 所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我们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艺术活动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误区及误区,儿童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9795 201...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王春燕 《读写算》2012年第22期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自主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体现在幼儿在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渐渐学会自我选择 自我决定 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而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学习。 在自主...

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记录”

作者 秦海燕 《世纪之星 交流版》2017年第05期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记录是指幼儿通过实验 观察 探索,把自己的所见 所闻 所想 所得,用不同的形式或独特的语言,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记录下来的那种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记录。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记录可以促使孩子更细致地观察,更认真的思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